《作者:屈毅,加拿大四川同乡会发起人之一》 我自1985年来到加拿大多伦多这个多元文化的大都市,常在不同场合或不同渠道认识了很多师长和新老朋友。当时的留学生和访问学者人数并不多,很感激早期的老移民,平日里我们大多都曾得到老一辈华人华侨的关心和帮助;我也曾参与过多伦多大学留学生联谊会的服务,当时认识的朋友们之间,如谁家有事儿就招呼一声,大家都相互帮衬;尽管八九十年代方方面面的条件都有限,但我希望像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人一样,尽自己绵薄之力做事,以不同的方式回报家乡父老,回报华西和多大母校的培育之恩。
我来加后认识并受到了华西老前辈孙博义老师的积极影响,在孙老师的鼓励下,我联系了多位同学一起,成立了多伦多的“华西校友会”。1994年初夏我和太太参加华西校友聚会时,年老的华西协和大学校友和年轻的华西医大同学都欢聚一堂,周杨茜女士来找到我说希望能成立一个“四川同乡会”,我觉得这是个非常好的主意,就同校友罗照田,刘和怡、黑永疆夫妇,李良宏等沟通,我们和曾在Charles St.(多大留学生宿舍)的老邻居川大校友许惠林很熟悉,商量后大家都一致赞同。
我们大家尊称的周妈妈联系了她的老朋友邵其峰先生,马开桂女士,周邦烈先生,解歌曼先生等,都是参与了大量筹备工作的会长、副会长和理事。当年五月我们在同乡会筹备聚会后,积极开展了多方面的具体工作。最初我们在中国城召开的多次筹委会,都是邵其峰先生亲自联系安排并主持的。

(同乡会于1995年的两次筹委会)
我们在筹委会上首先提出同乡会的宗旨是联谊乡情,互助互爱…;希望能力所能及地迎来送往,服务乡亲;希望能在广泛联络乡情的同时,也产生众人捧柴火焰高的效果;我们还商定参加同乡会的资格,除了是土生土长的四川人外,其他天南海北的人,只要是在四川学习过、工作过、生活过的朋友,都欢迎参加同乡会的活动…。
筹委会让我做同乡会的理事长,乐于为大家跑腿服务。因为之前我有过在安省消费者和商业部(MCC)申报成立的经历,我到该部门去领取了成立社团的申请表,随后和许惠林、罗照田着手准备申办成立“四川同乡会”社团的大纲概述等规范法则,再将材料提交筹委会商量,经修改定稿并翻译成英文,填写完毕后请各位会长理事审阅并签字,最后送报正式申请表给安省MCC部,按程序要求需半年以上的时间审核批准。
在和各会长理事们多次筹备商议并等待审批的过程中,多才多艺的罗照田主动承担了“四川同乡会”印章/会徽和旗帜设计的工作,让我们感到高兴的是他第一次拿出两个设计样稿,就让大家眼前一亮,非常好!“四川”主题明显突出,中英文明晰对映,枫叶旗鲜艳夺目,一致通过。
我刚来多伦多时曾住在中区中国城的Cecil 街,对那周围的环境情况比较熟悉,住家斜对面就有个思豪社区文化中心,筹委会商定同乡会首次亮相的联谊活动定在来年春节,我提前去思豪中心联系预定场地。1996年2月“四川同乡会”第一次正式联欢会及随后几次聚会都曾在思豪中心举办。
我们同乡会的第一任会长邵其峰先生是首次同乡会联谊活动的主持人并宣布“四川同乡会”成立;后来人们广为熟悉的周妈妈作为创会会长,在联谊会上讲述同乡会成立的初衷和宗旨。还记得那次成功的春节联谊会后,我们就去邵会长家做客并聊工作总结;没想到四月初惊诧地接到电话说邵会长得癌症突然离世,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随即去向这位厚道实在的前辈送行告别。因为他的早逝,或许后来多伦多的老乡们几乎不晓得邵会长。作为“四川同乡会”最初的亲历者,内心非常感谢并缅怀邵其峰会长和周杨茜会长对筹办、申报、成立、历年活动等等所有做出的奉献与贡献。
在多伦多“四川同乡会”里,身处海外的我们相处如同家人如同兄弟姐妹一般。同乡会除了每年有春节的联欢会外,还组织安排了每年夏季的野外烧烤聚会。那些年月里还没电子邮件,也没有方便的手机、微信、GPS可用,每次活动我们几个年轻理事分工合作,挨家挨户一个个地打电话,告诉老乡朋友们各自整起自己的凉菜好饭拿手绝活;考虑到好些朋友没车,就提前安排活动前后接送像周妈妈等老人或有小孩子的朋友们…。当年我们在同乡会里做义工,做的所有事都是各自掏腰包,各自负责承担承诺的工作,各自出钱出力完全不计较得失,每次都提前购买饮料水果并腌制些可供当日烧烤的食品。副会长许惠林、王宗筼夫妇,杨光理、王秋夫妇,蒋学瓊孃孃,烹饪专业户郭蒲佳、范继明夫妇,还有屈光等等,往往都是辛苦操劳从头忙到尾的那几位,真要感谢那许许多多的老乡朋友们热心参与和热情抽起/酬和。
我们还多次邀请到华西老校友孙博义先生,苏威廉先生(Mr. William Bill Small)等参加同乡会的活动。孙老校友是我们华西药学系1942年的毕业生。
Bill Small先生是华西协和大学建筑总工程师苏继贤之子,1917年出生在四川乐山,在成都的加拿大学校/CS即Canada School读完初中,1934年回到多伦多完成高中和大学学业,于1941年回到华西协和大学任会计主任和英文讲师,1952年离开中国,是加拿大加中友好协会创始人之一。
从我1985年来多伦多的那年冬天开始,到新千年Bill先生家搬离到多伦多北面的小镇前,年年圣诞节我们都有华西来的访问学者和留学生被邀请到他家做客。至今我们仍然记得Bill先生站在“四川同乡会”春节联欢会的台上手舞足蹈,用他那一口纯正的四川话,扯出来一段专为春节拜年娓娓道来的祝福语:“恭喜发财,元宝滚进来,滚进不滚出,黄金堆满屋…。”时而还给我们摆很多龙杖、暖茶壶、麻婆豆腐等老龙门阵,好多旧事我们之前闻所未闻,于是乎大家笑得前呼后拥。
“四川同乡会”成立至今快30周年了,在多年亲友们的聚会活动中老乡见老乡,我们不仅认识了新朋友,幸会了老师学长,还邂逅了儿时的铁杆儿毛杆儿老亲。同乡会里有很多朋友们的热情支持和帮助,先后还有艾江,刘熹,向希拉,马柯驹,吴小玲,张维本、李桂兰夫妇,李峻,程龙云、高晴夫妇,李幼鹏、罗涛夫妇,丁道谦,蒋志成,霍文翔等等;还有我们朋友中的下一代,小孩子们不仅帮助父母们打下手做帮手,更难得有聚会中这么多年龄相仿的小乡亲一起耍,他们是同乡会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是中国文化的传承者;30年来许许多多的父老乡亲朋友们都为同乡会做出了很多奉献和努力,时光过去很多年,我和太太一直都对多伦多的朋友们心存感激之心。
谢谢现任会长刘熹的多次鼓励和嘱托,回忆并写下点滴过往旧事,抱歉当中难免遗漏很多的人和事。非常有幸借同乡会成立30周年庆的机会略表感激之心,感谢所有参与同乡会活动并长期为之做出了大量无私奉献和热情帮助的朋友们!祝愿“四川同乡会”朋友们平顺安康!友谊久长!
屈毅
2024年仲秋